門診中的心理評估

醫生,我第一次來看病,直接說情況不就好了,為什麼要做評估?心理評估測試做了有什麼用啊?評估結果上寫了重度抑鬱,我是不是病的很嚴重?
 

01、什麼是心理評估?

 
精神心理科門診就診前,一般需先接受相關的心理評估。我們常常會遇到對此感到困惑的來訪者,不理解為何要先進行評估。那麼,心理評估究竟是什麼呢?

心理現象本身具有內隱性與複雜性,不同於物理屬性,例如身高、體重,人的心理特性無法直接測量,只能通過測量外部表現的行為來間接評估。

心理評估則是依據心理學的原則和方法,對所觀察的心理事實或心理行為特性進行評價或測量,借助一定的量表對特定心理特性作量化描述。換句話說,心理評估也就像血常規、尿常規、心電圖等一樣,是臨床上輔助診斷與治療的一項常規檢查。
 

02、為什麼要做心理評估?

 
心理評估結果可以幫助門診醫生快速、大致地瞭解到來訪者當前的心理狀況,給予問診方向,輔助精神檢查,從而全面、高效的作出篩查、診斷與診療方案。

目前門診常用的評定量表包括大體評定與症狀評定,在個體總體心理健康與特定症狀方面均進行測量,有時會結合人格測驗等量表進行更全面的評估。這樣的評估結果會給心理醫生香港多角度、更綜合的資訊,以在個體差異多樣的心理問題中獲得有力的支持來做出準確判斷,從而更好地處理來訪者的問題。

當然,心理評估也不僅僅只在初診時進行,治療緩解期、康復期或復發時均可以借助評估結果瞭解當前心理狀態,從而有助於判斷療效、恢復情況以及調整治療方案。
 

03、評估結果如何理解?

 
心理評估的結果並非可以直接拿來解釋為臨床診斷。尤其是自評量表,目前臨床上多於電腦測評系統中進行,由來訪者自行根據實際情況或感受回答,題目通常都是是非題、選擇題。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對自己各方面都可以做出全面、正確的理解和觀察,作答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傾向和理解偏差,所以結果也無法照搬為診斷。

此外,量表評估的內容都具有一定時間範圍的要求,評估結果只反應一定時間內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嚴重程度。

因此,測評系統所作的結果報告只作為臨床的輔助參考,個人具體情況還需結合醫生的問診綜合判斷。

報告上所呈現的評估結果無需直接理解為自己的現狀,不用片面地貼上“抑鬱症”“焦慮症”等標籤,避免過分的、不合理的擔憂和恐懼。若對自身狀況存在不解,可向醫生諮詢相關問題,減少作偏差解讀,保持積極應對的心態。